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,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七星配资 ,约2.33亿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风险。对于糖尿患者来说,并发症是可怕的威胁,当多个并发症找上门,损害是不可估量的。
因此,很多人在患上糖尿病的时候,都会想到一个问题,长寿已经是奢望。但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的,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长寿的,跟着小编一探究竟吧。
关于糖尿病的这些认知误区,你中招了吗?
关于糖尿病,常有一些认知误区搞得患者不知真假,有时候傻乎乎地相信了,反而不利于疾病的管理控制。
误区一:糖尿病是单纯遗传导致的
展开剩余82%并非如此。糖尿病遗传的是 “易感性”,有家族史者患病风险较高,但未必发病。环境因素(饮食、运动、体重等)影响很大,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患病概率。
误区二:糖尿病是因为糖吃多了
不对。糖尿病由多种因素引发,与吃糖无直接因果关系。胰岛功能正常者能代谢适量糖分,胰岛功能异常(如分泌不足、抵抗)才可能致病。不过,过量摄入高糖食物可能间接影响代谢。
误区三:得了糖尿病就活不长
错误。只要科学控糖,减少并发症,患者能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寿命与生活质量。关键在规范治疗、合理饮食、适度运动及定期监测。
总之,面对糖尿病这一常见慢性疾病,我们要学会辨别错误观念,用科学、理性的态度对待,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、守护健康。
糖尿病 “逆转” 的最佳时机
不少人觉得患糖尿病就得终身吃降糖药,但临床显示,部分患者可实现病情逆转,血糖接近正常,还能防并发症、减轻经济和心理负担。
同济大学医学院邹大进教授、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光伟主任均表示,确实有患者能长期保持正常血糖,甚至不用药。
过去认为胰岛 β 细胞不能再生,高糖会致其大量凋亡。但最新研究发现,胰岛 β 细胞有 “后备军”,部分只是对血糖敏感性下降,并非完全凋亡。而且,即便患病 10 年,胰岛 β 细胞只剩 50%,只要 30% 能正常工作,血糖就能维持正常。
糖尿病逆转的 4 个条件
1、BMI 高
超重或腹型肥胖者逆转可能性更高。这类患者脂肪在肝脏堆积,不利胰岛功能。若减重 10% 左右、增加肌肉量,逆转机会大。
2、病程短
高血糖久了会损伤胰岛细胞,病程越长,恢复越难。新确诊或病程≤5 年者,逆转机会较高。
3、无胰岛细胞抗体
体内若有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等三种抗体,逆转可能性低。新确诊 2 型糖友应做抗体检测,确定治疗方案。
4、C 肽水平高
C 肽能反映胰岛素水平。空腹 C 肽≥1.1 纳克 / 毫升、两小时 C 肽≥2.5 纳克 / 毫升,说明胰岛功能未严重受损,逆转可能性大。
综上,超重 / 肥胖、C 肽水平高、无抗体的 2 型糖友,若早期干预,尤其确诊后两年内积极治疗,逆转可能性会大大增加。
高龄糖友健康长寿,多因做到了这 7 点
糖尿病若控制得当,患者生活与常人无异。同济大学邹大进教授指出,八九十岁仍健康的糖友,常具备以下 7 个特点:
1、控好 “三高”
血糖、血压、血脂相互影响,需将血压控制在 140/90mmHg 以下,总胆固醇<4.5mmol/L,甘油三酯<1.7mmol/L。2 型糖友空腹血糖宜在 4.4~7.0mmol/L,非空腹<10.0mmol/L,特殊患者可放宽。
2、体重标准
BMI 维持在 20~24,男性体脂率≤25%、女性≤28%,更利于健康。
3、肠胃通畅
做好口腔清洁,进餐先汤菜后主食、细嚼慢咽。腹泻或便秘遵医嘱调节,定期做胃肠镜防消化道肿瘤。
4、心脏健康
60% 糖友死于心血管问题,需控风险。监测心率,维持在 60~70 次 / 分钟,必要时用药防过速。
5、饮食健康,戒烟限酒
膳食均衡多样,主食加混合米或薯类,适量吃优质蛋白,避油炸、高脂食物。戒烟限酒,从不吸烟者心血管风险降 41%。
6、坚持运动
每天至少散步半小时,避免久坐。踮脚、深蹲强下肢,举小哑铃练上肢,防肌肉流失。
7、心态豁达
患病三四十年仍健康的高龄糖友,关键在积极管理、乐观面对。
肥胖与代谢病治疗中心在逆转糖尿病、减重上实现新突破,已为上万例糖友、胖友实现逆转。但是逆转2型糖尿病、肥胖减重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患者、医生直接良好的沟通,科学的糖尿病教育,个体化的合理降糖、减重方案,同时有针对性控制饮食和运动,体重达标,从而实现糖尿病、肥胖逆转。
发布于:广东省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